来源:局机关党委日期:2025-05-12
今年以来,市人社局坚持把行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,着力强素质、转作风、破难题、提质效,持续创新服务理念,改进服务举措,优化服务方式,不断推动全市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坚持思想铸魂强引领,锻造政治过硬“进取人社”。建立“第一议题+五学联动+红色教育基地”三维学习体系,健全以学铸魂、以学增智、以学正风、以学促干长效机制,党员干部每周至少集体学习1次,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全市人社领域见行见效。改进科级及以下干部平时考核工作,让党员干部考核在平时、评比在平时、运用在平时。形成真抓实干、创先争优的浓厚干事氛围。一季度全市人社各项指标和重点任务均完成均衡进度。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包抓盯办制度,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调研解决群众“办不成事、找不到岗、维不了权”急难愁盼问题。创新实施“企业吹哨、部门报到”机制,分管领导和科室工作人员上门解决企业岗位招聘、社保费缴纳、人才引育等发展难题。
二、坚持流程再造提质效,构建智慧便捷“效能人社”。开发彩虹张掖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信息化系统,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321场次,发布招聘招工岗位58066个,实现就业政策智能经办、智能求职招聘、智能信息监测。推行“免申即享”“静默认证”等创新举措,132个依申请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实现“最多跑一次”,全程网办率100%。健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,“退休一件事”实现简便办、快速办、一次办;“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”实现人社服务、就医购药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、文化旅游和交通出行服务“一卡通”。
三、坚持需求导向优服务,打造为民惠企“暖心人社”。持续深化“情系民生暖民心”1+6党建品牌体系建设,积极开展“查究一项失误·避免一类问题”活动,党员干部及时查找为民服务过程中的短板弱项84条,切实将暖心服务贯穿人社服务各环节。常态化开展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,实现窗口人员必学、新进人员必学、新出政策必学,持续打造高素质、专业化经办队伍。围绕群众办事需求,创新实施“六办工作法”(高频事项“指尖办”、关联事项“打包办”、跨域业务“帮代办”、特殊群体“上门办”、紧急需求“预约办”、急难愁盼“攻坚办”),政务服务好评率100%。深化“乐业张掖·家门口的就业服务站”品牌,建成社银合作网点133个,积极打造“15分钟人社服务圈”,更好满足企业群众“就近办”“多点可办”服务需求。运用人社为民服务“直通车”窗口和意见收集箱常态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,推动服务需求“群众提”、服务流程“群众议”、服务体验“群众谈”、服务效果“群众评”,实现“政府供给”和“群众需求”良性互动。
四、坚持政务公开增公信,建设透明开放“阳光人社”。建立“先审查、后公开”双审机制,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发布政务信息和通知公告121条,实现稳岗就业、社保等重点领域信息精准公开。创新推出“张掖人社政策法规云课堂”,制作劳动维权、工伤认定等政策短视频,构建“政策问答+情景演绎+动漫图解”立体解读体系,目前发布云课堂8期,累计阅读量达5500余人次。着力打造“一站一网四微两头条一视频号”融媒体矩阵,7个政务新媒体覆盖用户12.2万,累计发布信息3200余条。建立网民留言全流程闭环办理机制,30件留言按期办结率100%。创新“主动公开+依申请公开”双轨并行模式,7件申请事项均依法高效办结。坚持“线上推送+线下互动”,实现政务公开从“单向发布”向“双向互动”转型升级,不断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。
五、立体监督树新风,铸就风清气正的“清廉人社”。扎实开展监督护廉、作风养廉、清风倡廉、干部守廉、文化润廉、品牌育廉“六项行动”,推动清廉人社建设与业务工作一体推进、相互促进。聚焦职业技能培训及创业扶持资金使用、社保待遇发放、职称评聘、人事考试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岗位,评估梳理廉政风险点30个。制定出台《党员干部“八小时以外”行为负面清单》,划定十二项“严禁”纪律红线,将监督管理从“工作圈”延伸至“生活圈”“社交圈”,着力完善全天候、全方位监督体系。常态化开展作风监督,从严整治迟到、早退、串岗、擅离职守和对群众态度冷漠、不作为、慢作为等问题,切实让企业群众感受到亲切和温暖。(寇吉华)